展望2021,在路上的尧远机遇如何?

美团王兴曾在某社交网站上发表过一段影响深远的话:“2019年可能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这段话放到刚刚过去的2020年似乎依然适用。疫情爆发,线下生意停摆,经营成本陡增,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所有的因素组合到一起的时候就成了广大中小企业的不可承受之重!疫情尚未结束,2021年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会变好吗?环首四顾,尧远做为一个成长中科技型企业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机会如何?可能需要承受哪些必要之重?可以从哪些方向寻求突破?呷一口清茶,理一理思绪,让我们不妨从中国发展趋势的宏观角度分析下,2021年对于像尧远一样的中小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潜在影响。

图片关键词

  1. 产业结构调整

历史证明,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重点一直在不断有序调整。在过去70多年间,日本、台湾、中国相继依靠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而成为重要的出口大国。过去30多年中,中国的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要代表力量,众多中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通过人力价值的付出创造了大量贸易财富。

然而,随着中国人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口从农村到城市转移的减速,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品牌价值的不断建设完善,自201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修正)》,《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明确了新时期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和导向。从2021年起至2025年的五年时间内,我国将处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引导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转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未来共同的基本发展模式就是通过技术创新、资本投入等方式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品牌优势、实现产业整合,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发展。

图片关键词

2021年正是该社会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时期。历经了2020年的“贸易战”,“芯片战”,“企业封杀战”,中国人民更清晰的认识到需要实现在关键领域的技术自主。于此同时,国家也提出7条重大举措鼓励科技创新企业:

--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规模,

--强化科技创新政策完善与落实,

--加大对科技型中心企业研发活动的财政支持,

--引导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

--扩大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供给,

--加强金融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

--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这些措施表明国家已经由推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变为鼓励技术,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主推技术发展阶段。这样的风口和社会环境,无疑有利于以尧远为代表的科技类型,产品开发类型的企业发展。

  1. 反垄断法

2020年年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此,立法13载、生效1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迎来首次正式修订。刚刚过去的2020年12月,市场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今天实质上进入了一个强监管+反垄断的时代。2021年,将是诞生13年的《反垄断法》真正“长出牙齿”的一年,序幕正在拉开。这种新变化其实对创新型中小公司来说是利好的,因为当巨头在某种程度上被束缚了手脚,他们会有更多的成长机会。

《反垄断法》肩负着保护中小企业的责任

对中小企业进行保护是保证市场竞争活力的重要措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担负着市场有效竞争的重任,按照竞争理论,市场参与主体越多,竞争才能越充分。

图片关键词

与保护中小企业直接性的法规相比,《反垄断法》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方面,更多地将反垄断规制的主体指向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大企业,可以将其看作间接性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规定。

另一方面,通过反垄断豁免环节设定违法市场份额的门槛,放宽对中小企业的限制,可以看作直接对中小企业的保护。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其实是给了很多中小型创新型公司更多的机会,给以尧远为代表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良机,每个创业者都应该想想,我如何能够更快、更高效地成为自己行业里的头部公司。当科技巨头“章鱼式”的收购被束缚,创新企业其实可以动用一些资本的力量,通过合并、并购的方式,让自己的规模更快地达到一定高度。然后通过优质高效地整合,让自己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再快速发展成为细分行业的头部公司。

3.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方向初步判定后,那么我们接下来思考下市场和符合需求的产品将会出现在哪里?

1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据发布会消息,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据统计,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贸易遭受严重冲击,我国外贸进出口却实现了快速回稳、持续向好,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综合竞争力。

 

图片关键词

国外的疫情形势虽然依旧严峻,但是随着疫苗开发接种的进程加快,明年世界经济与贸易或将走出低谷,这也给中国外贸保持向好态势奠定了基础。2021年全球需求将出现比较明显的同比增长,大概率好于2020年,这将对中国出口需求产生较强拉动效应。目前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已经形成了替代效应,所以出口逆势大幅增加。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前,这种替代效应将持续一段时间。所以2021年中国外贸仍然有望迎来重大发展。这样的趋势,对于十年来持续致力于产品创新,定位与海外市场拓展的尧远来说无疑是一个赢得机遇的利好消息。同时,伴随这近十年来我国科技快速发展的持续积累,中国在高铁,电力,三表,5G,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科技强相关的领域中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尧远人经过10年的厚积薄发,旗下的追踪定位整体解决方案,增强型的宽带移动通信设备系列产品,自主钻研开发的面向细分行业的多类算法,已日臻成熟并形成成熟,优质的设计方案和大批量出货能力。不言而喻,当有竞争力的产品面向有需求的海外市场,未来可期。

图片关键词

与此同时,回顾国内市场,21年伊始,我国政府确立了“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一战略下,内需市场的挖掘、提质、增效显得尤为重要。政策方面的引导是行业发展的东风。中央明确“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部署指示,以及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使得移动物联网作为以5G为领头羊的“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得以凸显。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上游是基站、天线、传感器、存储器、光纤光缆等,下游是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机床等终端硬件以及软件开发服务。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的提速与传统基建相比,是更体现数字经济特征,偏重产业升级转型的高端化发展趋势,在这一轮的建设当中,也势必会把中国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下,预计与“新基建”相关物联网应用场景在2021年都有机会大放异彩。

2021,顺应变革,尧远与您共迎机遇。

2021年,正是尧远人贡献自己的所学所作,为社会和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大好时机。尧远专注于无线设备的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和制造以及系统集成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物联网行业的需求。我们的产品包括用于车辆和家庭安全,资产跟踪设备,移动热点等的远程信息处理硬件。尧远向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定制,研发,和解决方案。